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防灾减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总书记立足新发展阶段,围绕应急管理等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新疆自然灾害总体形势复杂严峻,防震减灾等任务十分艰巨,此次调研旨在通过了解当地应急管理实践经验,梳理上海应急管理高水平发展思路和推进上海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为后续“十五五”应急管理规划编制相关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一、调研基本情况
4月22日-26日李彩云总工率局规划财务处向逖、方亚平和安科所副所长陈石灵一行与上海市地震局组成联合调研组赴新疆调研。为真正发挥以“调研”谋“实招”的调研实效,调研组在为期五天的紧凑行程中,走访新疆自治区地震局、应急厅以及八师石河子市、喀什应急管理局等单位,共同就防震减灾以及应急能力提升及相关规划编制等方面的工作实践和典型经验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新疆自治区地震局(邀新疆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参会),调研组重点了解了“十四五”相关规划的实施进展和“十五五”规划的编制思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实际效果及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情况,学习新疆在特殊地质环境下应对地震监测挑战的策略。
在八师石河子市应急管理局,调研组重点关注了安全生产监管新机制探索情况,以及面对冰雹、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快速反应机制,了解了应急局和气象局在联合监测预警和协同应急处置中的先进经验、痛点与难点问题。双方就援疆工作开展情况、地震台站日常运行情况,各类防灾减灾装备配备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喀什地震监测中心站和喀什应急管理局,调研组重点关注了国债项目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的最新进展情况,实地考察了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双方就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监测预警系统、提升科普宣传力度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沟通。
二、主要学习收获
通过此次考察学习,调研组认为,面对自然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分布广、种类多、强度大,地震、气象、水旱等灾害频繁发生的挑战,尤其是要应对约占全国一半3级以上地震的严峻形势,新疆兄弟部门在综合防灾减灾方面较充分地发挥了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其他部门的专业优势。值得学习借鉴的特色与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防震减灾常抓不懈
高度重视并始终将防震减灾摆在突出位置,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大震之问”,制定印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我国大震在哪里,如何防”重要指示情况报告的分工方案》,高点谋划、高效落实。为了应对发生频繁的地震灾害,新疆应急战线做了夯实防震减灾基础的大量工作:一是健全防震减灾工作机制;二是高度注重事前预防工作;三是全面摸排风险隐患;四是不断完善震情监测预警;五是提升防震减灾救灾意识。
(二)注重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新疆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发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合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自治区应急厅、地震局和发改委联合发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喀什地区和八师石河子市也发布了对应的规划。同时,以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为核心,以专项规划为支撑,以实施文件为抓手,结合规划实施相关要求和防灾减灾实际需要,制定各类具体实施性的意见、方案,例如《关于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制度的意见》、《健全完善防震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实施方案》等。通过形成“顶层规划+专项规划+落实文件”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相融合的体系,既控制了规划编制数量,也有利于规划落地生效。
(三)注重防灾减灾综合统筹
初步形成了“兵地军企”应急救援体系和“大安全大应急”的整体格局。新疆各级应急管理厅(局)基本都设立了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和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应急管理中心2个局属参公事业单位,统筹协调“两委三部”(安委会、减灾委、抗震救灾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职能。
(四)注重安全生产监管创新
八师石河子市积极探索安全监管新机制强监督,积极探索“专项检查、日常检查、日常监督”工作机制,建立“全系统、全环节、全流程分析复盘法”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驻矿盯守、专项检查和第三方专家开展帮扶指导,聚焦危险化学品、矿山、有限空间、粉尘涉爆等重点行业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监督管理,开展“地毯式”大检查,打击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坚决做到防患于未然。
(五)有序推进应急能力提升
新疆利用国家万亿国债安排的应急能力提升项目,积极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购置各类应急救援装备,不断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新疆国债项目地方安排配套资金为项目资金的10%,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6月底前动工、年底前经费用毕的时间节点要求,各地正在有序按照政府采购流程实施政府采购。
三、后续工作建议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边学习、边对照、边思考,在比较中找差异、在借鉴中找方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借鉴新疆一些思路和特点并结合本市实际,现提出建议以下:
(一)夯实防灾减灾基础
虽然上海历史上发生地质、气象等自然灾害次数较少,但仍需居安思危,扎实做好本市防灾减灾工作,确保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健全体制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对接协调,制定相关制度规定,进一步明晰市、区应急部门及相关单位管理职责。二是加强事故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提升事故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推进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会同各区和相关部门研究谋定本市应急物资储备顶层设计。四是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确保一旦发生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可用、实用、好用。
(二)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认真总结分析和思考谋划应急管理领域“十五五”规划体系,探索“市级专项规划+分项支撑规划+具体工作方案”的规划编制与实施路径。更加注重突出重点,运用底线思维、历史思维,扎实做好风险普查成果的应用,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功能韧性;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运用创新思维和法治思维,提升风险管控的科学性,强化过程韧性;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运用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进一步完善跨部门高效统筹协同机制,强化系统韧性。从城市安韧性全的统一性、有序性和整体性的角度,为“十五五”规划编制谋篇布局。
(三)加快国债项目推进
增发国债支持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对标对表国家部委实施方案和指导目录,严格按照项目批复紧盯时间节点,抓好项目落实,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快项目推进力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成优质工程、廉洁工程、民心工程,提升本市应急指挥能力和救援水平,助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这次调研不仅在业务方面收获颇丰,更得到了精神层面的洗礼。新疆应急战线同仁工作繁重,同时还承担“驻村”“结亲”等民族团结与维护稳定事务。调研组成员均表示要认真学习新疆同行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精神,在实践中主动担当、开拓进取,为上海应急事业改革创新和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发展贡献力量。